【高质量发展】广西那坡:奋力谱写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拥有207公里长的边境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彝等民族同胞,是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域。近年来,那坡县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战略机遇,用足用好用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等多重叠加优惠政策,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根基
近年来,那坡县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发展壮大桑蚕、中草药、生猪、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引导、基地带动、农户实施”发展模式,助推种养殖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给群众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目前,那坡县桑园面积达10.73万亩,蚕茧产量1.02万吨、产值5.7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4.6万亩、果园面积4.8万亩;出栏生猪11.4万头、肉牛1.72万头、家禽125.7万羽,全县农业种养规模和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坚持以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进三产融合为发展主线,创建5个县级示范区、40个乡级示范园、131个村级示范点、7个县级脱贫奔小康产业园,11个农特优产品取得“三品一标”认证,边关丝路桑蚕产业示范区(五星级)、广西农垦百合芒果产业示范区(四星级)通过监测认定,特色高山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加速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尼的呀田园景区获评“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契机,持续定期举办尼的呀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和“壮族三月三·那坡风流街”边关民俗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动,培育发展乡村民宿、共享农庄、康养基地、农耕体验、特色观光等新型业态,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同时,全力推动工业扩容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面构建铝矿冶炼、丝绸、中药材、边贸落地加工等多元工业体系。
持续扩大开发开放 激发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活力
近年来,那坡县立足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开放引领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增强内外联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动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平孟互市区物流大道和龙岗边境贸易扶贫产业园(北区)建设,引进并落地3家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扎实推进平孟口岸验货场扩建工程、那坡龙岗边境贸易扶贫产业园、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弄平边民互市贸易区、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那坡段)等一批开发开放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那平高速公路,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广西与越南联通的又一纵向快速通道。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和边境贸易,鼓励和引导边民成立边境小额贸易互助合作组参与互市,支持边贸企业扩大矿产、木材等资源进口和建材、机电、生活日用品等商品出口。加快推进边境贸易、金融结算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依托口岸大力发展边境加工产业,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通关一体化服务等取得实效。务实高效推动一批跨境合作项目落地,拓展对外贸易领域,使跨境经济合作成为推动兴边富民的重要动力,使边疆民族地区成为新时代深化睦邻合作的前沿阵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那坡是传统农业县,做好“三农”工作、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那坡县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聚焦“国之大者”,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县的头等大事,落实好“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稳定粮食年播种面积在25.18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保持在6.6万吨以上。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立足桑林果蔬畜等特色资源,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机制,持续激活强村富民“引擎”,2023年至今那坡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1502.18万元,村均收入11.47万元,同比增长7.47%。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那坡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947元,增速达11.76%。
在推动产业振兴的同时,那坡县聚焦高质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绿领人才”培育等人才支持计划,吸引更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大力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升级打造“尼的呀文化旅游圩日”等文化活动品牌。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实施一批公共服务、道路提升、饮水巩固、环境整治等项目。目前,那坡县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达100%,自然屯通水泥路达99%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的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4%,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那坡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快增加民生福祉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成色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那坡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扎实开展为民解忧办实事系列行动,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作用,2023年以来,那坡县返岗就业7.56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76万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引进优质教育集团办学,增加600多个高中学位,2023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那坡县9个乡(镇)实现医保业务经办一体化,131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有一名以上村医生执业,1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脱贫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结算,2023年,那坡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7%。
加快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推进新时代守边固边兴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边关、平安边关。那坡县公安局获评“广西边海疆治理突出贡献集体”,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均居全区及百色市前列。边疆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边境地区长治久安。
不忘初心,感恩前行,聚势谋远踏征程。那坡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不渝发扬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三大共同愿景,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作者系那坡县县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